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Luzula pallescen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7秒
淡花地杨梅
Luzula pallescens (Wahl.) Swartz
中国植物志>> 第13(3)卷 >> 灯心草科 Juncaceae >> 地杨梅属 Luzula

12. 淡花地杨梅(中国高等植物图鉴)锈地杨梅(东北植物检索表)

Luzula pallescens (Wahl.) Swartz, Summa Veg. Scand. 13. 1814; V. Krecz. et Gontsch. in Kom. Fl. URSS 3: 576. 1935; Satake in Nov. Fl. Jap. Juncac. 35. 1938; Ohwi, Fl. Jap. 272. 1956; 东北植物检索表 566. 1959; Noda, Fl. N. -E. Prov. (Manch.) China 263. 1971;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: 408. 图 7646. 1976. ——Juncus pallescens Wahl., Fl. Lapp. 87. 1812. ——Luzula campestris DC. var. pallescens Wahl. Fl. Suec. 1: 218. 1824; Buchen. in Engl., Pflanzenr. 25 (IV. 36) : 88. 1906.

12a. 淡花地杨梅(原变种)图版60: 10-12

Luzula pallescens var. pallescens

多年生草本,高10-36厘米;根状茎短。须根褐色。茎直立,丛生,圆柱形,直径0.8-2毫米。叶基生和茎生,禾草状;基生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扁平,长4-15厘米,宽1.5-5毫米,顶端加厚成胼胝状,边缘具丝状毛,背面淡绿色;茎生叶通常2-3枚,比基生叶稍短;叶鞘筒状抱茎,鞘口簇生白色丝状长毛。花序由5-15个小头状花簇组成,排列成伞形;花序梗长短不一,惟中央的头状花序近无梗;叶状总苞片线状披针形,通常长于花序;头状花簇长圆形或圆球形,含7-20朵花;花梗极短或几无梗,基部常具1-2枚苞片;每朵花下有2枚膜质小苞片,宽卵形或卵状三角形,长1.5-2毫米,宽0.7-1.5毫米,顶端芒尖,边缘具稀疏缘毛或齿裂,淡黄白色;花被片披针形,顶端锐尖,边缘膜质,淡黄褐色或黄白色,外轮者长2-2.6毫米,宽约1毫米,内轮者长1.62毫米,宽约0.8毫米;雄蕊6枚;花药长圆形,长约0.8毫米,黄色;花丝与花药近等长;子房卵形;花柱长0.5毫米;柱头3分叉,长约1.5毫米。蒴果三棱状倒卵形至三棱状椭圆形,长1.8-2.1毫米,顶端钝,常具小尖头,黄褐色。种子卵形,长约1毫米,褐色;种阜黄白色,长约0.4毫米。花期5-7月,果期6-8月。

产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山西、新疆、台湾、四川等省区。生于海拔1 150-3 600米的山坡林下、路边、荒草地。日本、朝鲜、俄罗斯西伯利亚、中亚、欧洲也有分布。

12b.安图地杨梅(华东师范大学学报)(变种)

Luzula pallescens var. castanescens K. F. Wu in Journ. E. China Normal Univ. (Nat. Sci. ) no. 3, 99. 1992.

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:花被片栗褐色,较大,外轮者长2.6-3毫米,宽1-1.3毫米,内轮长2.3-2.5毫米,宽约1毫米;花药常稍长于花丝。花期6-7月。

产吉林。生于林缘。模式标本采自吉林安图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7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3(3)卷 248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